新闻中心

防疫更要防诈!海科融通提醒大家警惕以疫情为由的诈骗
近期,全国多地遭受疫情影响。有不法分子千方百计利用疫情之名,以“爱心捐赠、网购订单退款”等名义对群众实施诈骗,正所谓“人在家中宅,骗局找上来”。
因此,海科融通为大家总结了疫情期间高发的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,进一步帮助广大群众提升风险防范意识,避免造成经济损失。
骗局一:“献爱心”诈骗
不法分子冒充慈善、医疗机构或民政部门,通过电话、网络等手段向用户传达防控疫情“献爱心”的虚假信息或搭建虚假的“官方网站”,利用群众的爱心骗取捐款。
温馨提示
在捐款捐物献爱心时,一定要认准正规官方捐赠渠道,捐款前务必核实账户名称与受捐公益组织的名称是否一致。一定不要通过来源不明的渠道捐献爱心,更不要将捐赠资金转入个人账户等,避免钱财受损,维权困难。
骗局二:网购涉疫物资诈骗 疫情防控期间,生活物资、口罩、药品等成为紧俏商品,有不法分子通过扫描张贴在小区的二维码进入该小区业主微信群,随后将个人微信昵称和头像修改为附近商铺采购人员,冒用采购人员身份发布相关生活物资等售卖信息,还谎称必须团购多件才能发货,并将自己的微信收款二维码发到群内。小区居民将购买物资的钱款纷纷转入该二维码账户,上当受骗,造成财产损失。 温馨提示 购买生活、防疫物资应尽量通过正规平台购买,切勿盲目相信个人代购行为 ,仔细甄别网络卖家留下的联系方式及相关信息,核实真伪。 收到要求汇款、转账等信息时,一定要提高警惕,切勿未经核实轻信转账!
骗局三:假借网购退款实施诈骗 受疫情影响,很多电商选择了延迟发货或退款,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购买大量网购信息,冒充电商给下单人打电话或发短信,谎称下单人的订单受疫情影响或处于疫情风险地区,导致延迟发货,需要下单人按照指引操作,进行“退款”。 不法分子会以“避免商家信誉受损”为由,要求下单人离开正规交易平台,添加下单人QQ、微信、支付宝等,套取下单人银行卡账号、密码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或发送钓鱼网站链接、二维码等方式转走下单人的钱款。 温馨提示 正规网购平台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,请大家在办理订单退款时,一定不要离开官方购物网站,切勿相信陌生来电要求添加的“客服”微信或其他非官方平台的联系方式,更不要点击他人提供的退款链接,避免掉入诈骗陷阱。